?印度過分自信,光輝戰機迎來首個海外買家?
對于印度軍隊的武器裝備,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尤其是印度的戰斗機,在國際上的名聲簡直是如雷貫耳。只不過,印度武器之所以出名不是因為性能優秀,而是因為經常發生事故。正因為如此,一直以來印度都在引進其他國家的武器,卻很少出口武器。
不過就在近日,印媒卻傳來消息稱,印度首款國產高性能戰機——光輝戰斗機即將迎來首個海外買家。印媒報道稱,在近日舉行的新加坡航展上,印度光輝戰機也參加了展覽,并且信心滿滿地進行了飛行表演。作為印度首款國產高性能戰機,光輝戰斗機一直被寄予厚望。但是這款戰斗機從開發階段到制造階段,再到服役動態,都很難令人滿意。
據悉,光輝戰斗機的研發開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但是量產卻是從2015年才開始的,至今也僅服役了40多架,足以見得印度的軍工水平有多差。然而印度自己卻一直對光輝戰斗機非常有自信,不僅放話日后空軍的一半主力戰斗機由光輝擔任,還致力于讓這款國產戰斗機“走出國門”。
在近日舉行的新加坡航展上,印度就打算讓光輝戰斗機一展身手,因此共出動了3架光輝戰斗機參與航展。除了用于靜態展示的一架飛機外,另外2架飛機均進行了飛行表演。
印度對于光輝戰機在新加坡航展上的表現顯然非常滿意,他們甚至認為,航展結束后,該戰斗機很快就會迎來首個海外買家——馬來西亞。據悉,馬來西亞計劃采購18架新型戰斗機,以補充目前的戰斗機隊伍。而印度方面認為,他們的光輝戰斗機是最有可能被選中的。不得不說,印度還真是過分自信。眾所周知,印度武器的妥善率十分堪憂,即使是從其他國家引進的武器,只要經過印度軍工企業的維修,多半會出現毛病。
至于印度的國產武器,問題更加嚴重。就以光輝戰機為例,印度花了將近四十年才讓這款戰斗機初具規模,但至今沒有達到1年生產6架的指標。即使不考慮生產力,光輝戰機本身的性能也十分拉跨。作為一款四代半戰機,它的作戰半徑只有500公里,掛載能力也只有5.3噸,其中還包括了燃油。而同樣是四代半戰機的殲-10C戰斗機,其作戰半徑超過了1200公里,掛載能力也達到了7噸,飛行性能更是遙遙領先。
即使是總體性能不如殲-10C的“梟龍”戰機,在滿載情況下的作戰半徑也達到了800公里,由此可見,光輝戰機的性能的確非常落后。只不過,“梟龍”雖然也參加了新加坡航展,卻并沒有進行飛行表演。印度方面認為,這意味著“梟龍”可能放棄了爭奪馬來西亞的這筆訂單。但即使如此,還有土耳其的“HURJET”戰斗機,韓國的“金鷹”教練機以及中國的L-15教練機與印度的光輝戰機一同爭奪這筆訂單。
尤其是土耳其的“HURJET”,雖然目前還未首飛,但是考慮到土耳其與馬來西亞的關系,這款戰斗機很有可能是最后的“勝利者”。至于印媒所說的光輝戰斗機在新加坡航展上大秀身手,更是無稽之談,因為與光輝戰斗機同場進行飛行表演的是美軍的F-35B戰機。雖然F-35B戰機也存在各種問題,但是其飛行性能毫無疑問是最優秀的,印度光輝戰機根本不具有可比性。印度各種吹噓光輝戰斗機,但在航展現場卻被美國的F-35B戰機狠狠“打臉”。然而印媒卻當作什么都沒有發生,事后還在炒作光輝戰斗機即將迎來首個海外買家,簡直是自取其辱。
來源:強國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