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希望購買12架圖22逆火戰略轟炸機
2022年01月17日,戰略轟炸機,向來是大國空軍實力象征,美俄先后擁有戰略空軍三劍客。戰略轟炸機,相當考驗科研能力和工業基礎,所以60年后美俄依然在戰略轟炸機領域處于壟斷地位。相比之下,中國只有一款轟6轟炸機,來源于蘇聯圖16,而且還是亞音速,無論是速度、或者是半徑、還是載彈量,都不能形成威懾。所以,想盡辦法獲得戰略轟炸機,對于中國來說相當關鍵和必要,但是這種戰略大殺器和核武器一樣,很難花錢購買。1994年,俄中軍事漸入佳境,中國希望購買12架圖22逆火戰略轟炸機。在歷史大背景下,中國求購轟炸機,俄羅斯心態復雜,經歷了從拒絕出售到猶豫不決。
1952年,美國研制盜賊轟炸機(B58)。盜賊轟炸機,集成了當時最強裝備,安裝4臺J79發動機,單臺推力7噸,飛行速度2馬赫,作戰半徑3500千米,掛載4枚爆炸當量100萬噸級的MK43核彈,配套膠囊彈射座椅,保證飛行員逃生。從性能看,盜賊轟炸機更像戰斗機而不是轟炸機。1957年,蘇聯研制眼罩轟炸機。眼罩轟炸機,質量90噸,飛行速度1.5馬赫,作戰半徑2500千米,可以攜帶AS4核動力巡航導彈、KH22常規動力巡航導彈。由于高額的成本以及高事故率,盜賊轟炸機成為了最短命的轟炸機,美國隨后就推出更驚世駭俗的女武神轟炸機。女武神轟炸機(XB70),飛行速度3馬赫。蘇聯推出紅色女武神轟炸機。紅色女武神轟炸機(代號T4),質量125噸,飛行速度3馬赫,作戰半徑3500千米。
紅色女武神轟炸機,性能數據相當好看,但是成本不可接受。外號是125噸黃金,黃金重量等于起飛重量。逆火轟炸機,整體造型和眼罩轟炸機類似,采用眼罩轟炸機現成的航電系統。盡管逆火轟炸機看起來像是眼罩轟炸機的升級改進,不過圖22M實際上已經是一款全新研制的新型號。加個M,主要是為了誤導西方國家,同時也為了得到蘇聯政府快速認可,畢竟從理論上看,改進比重新研制成本低周期短。眼罩轟炸機和逆火轟炸機,最大的外觀區別是發動機:眼罩轟炸機,發動機安在垂尾根部,日常維護很麻煩;逆火轟炸機,發動機安在機身兩側,日常維護很容易。眼罩轟炸機和逆火轟炸機,兩者唯一共同點:前起落架和艙門。逆火轟炸機,使用全新的機鼻和雷達罩,進氣道改為楔形進氣,和米格25戰斗機類似,活動機翼后掠角達到65度。航電系統自動化程度更高,同時換裝NK25發動機。逆火轟炸機,作戰半徑4000千米,最大載荷125噸,飛行速度2馬赫。美蘇《戰略武器限制談判》給逆火轟炸機帶來麻煩。
美國認為逆火轟炸機的作戰可以達到5000千米,蘇聯對外宣稱逆火轟炸機的作戰半徑只有4000千米。不過,為了照顧美國的面子,蘇聯做出了讓步,同意取消逆火轟炸機空中加油,使逆火轟炸機不具備洲際戰略攻擊能力。實際,逆火轟炸機取消加油探頭,換裝平滑整流罩,蘇聯還留了一手,能做到隨時裝上加油探頭。逆火轟炸機,作戰半徑4000千米,空中加油可以達到6000千米。逆火轟炸機,擁有2個內置彈艙;擁有4個外置掛架;載彈量可達到25噸。性能足夠強,等同于核武器的戰略威懾。所以,沒有過出口記錄,總擔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逆火轟炸機問世,讓美國都很頭疼,更加何況是中國。20世紀70年代,中蘇關系劍撥弩張。逆火轟炸機來襲,成為中國不可忽視的對象。殲6戰斗機看不著;殲7戰斗機追不上;殲8戰斗機打不了。戰斗機性能,竟還不如轟炸機,想要去攔截太過夢幻。
防空導彈也落后,還用打游擊戰術,面對超音速突防的逆火轟炸機,心有余而力不足。中美關系的改善,美國甚至升級殲8戰斗機,其目的只有一個:如何有效攔截逆火轟炸機。中國對逆火轟炸機是五味雜陳,羨慕就不用多說,關鍵是如何防住,一度談逆火色變,其突防無懈可擊。蘇聯解體,曾經的空中壓力瞬間消失,以往求之不得的先進武器突然都擺在我們面前隨便挑。然后就產生了最有價值的軍購,蘇27側衛戰斗機:中國仿制蘇27側衛戰斗機,有了殲11戰斗機;中國仿制蘇30超級側衛戰斗機,有了殲16戰斗機;中國仿制蘇33艦載機,有了殲15艦載機。意義是非比尋常,中國空軍直接有質的變化。購買S300防空導彈;購買現代級驅逐艦;購買戰略轟炸機,意愿同樣也強烈。1994年,黃海對峙,美國航空母艦戰斗群占據主動地位,形成了戰略威懾。1996年,臺海危機,美國航空母艦戰斗群占據主動地位,形成了戰略威懾。逆火轟炸機,更適合我們。比如出動整個旅,24架逆火轟炸機,帶著KH22反艦導彈,在不同方向齊射。1架能攜帶3枚,24架能攜帶72枚,逆火轟炸機可以齊射反艦導彈之后,轉頭就走。逆火轟炸機攻擊,足以癱瘓一個航母戰斗群。這就是美蘇進行軍備談判,美國為什么把逆火納入戰略轟炸機,然后進行著制約。蘇聯解體,中國多次向俄羅斯求購逆火轟炸機,中國多次向烏克蘭求購逆火轟炸機,想要用來替換轟6轟炸機。轟6轟炸機嚴重處于下風,大部分時間還在臨空投彈,可以攜帶反艦導彈的轟6N只有24架。載彈量有限、突防又不行、更加缺少高精度攻擊能力。
來源:強國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