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項
電流傳感器也稱,可以在家用電器、智能電網、電動車、風力等等,在我們生活中都用到很多磁傳感器,比如說電腦硬盤、指南針,家用電器等等。
閉環霍爾電流傳感器是利用霍爾器件為核心敏感元件用于隔離檢測電流的產品,它的工作原理是霍爾磁平衡式的(或稱霍爾磁補償式、霍爾零磁通式)。眾所周知,當電流流過一根的直導線時,在導線周圍產生磁場,磁場的大小與流過導線的電流大小成正比,這一磁場可以通過軟磁材料來聚集,然后用霍爾器件進行檢測,由于磁場的變化與霍爾器件的輸出電壓信號有良好的線形關系,因此可利用霍爾器件的測得的輸出信號,直接反應出導線中的電流大小,即:
I ∝ B ∝ VH (2)
式中:I為通過導線中的電流;B為導線通電流后產生的磁感應強度;VH為霍爾器件在磁場B中產生的霍爾電壓。當選擇適當的比例系數,上述關系可以表示為等式。對于霍爾輸出電壓信號VH的處理,人們設計了許多種電路,但總體來講可分為兩類,一類為開環(或稱直測式、直檢式)霍爾電流傳感器;另一類為閉環(或稱零磁通式、磁平衡式)霍爾電流傳感器。
針對霍爾傳感器的電路形式而言,人們最容易想到的是將霍爾元件的輸出電壓用直接信號放大,得到所需要的信號電壓,由此電壓值來標定原邊被測電流大小,這種形式的霍爾傳感器通常稱為開環霍爾電流傳感器。開環霍爾傳感器的優點是電路形式簡單、成本相對較低;其缺點是精度、線性度較差;響應時間較慢;溫度漂移較大。為了克服開環傳感器存在的不足,八十年代末期,國外出現了閉環霍爾電流傳感器。1989年,北京七O一廠引進國外技術在國內率先開展閉環霍爾電流傳感器的研制、生產。經過十幾年的努力,這種傳感器在國內逐漸為廣大用戶了解和應用。
閉環霍爾電流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磁平衡式的,即原邊電流(IN)所產生的磁場,通過一個副邊線圈的電流(IM)所產生的磁場進行補償,使霍爾器件始終處于檢測零磁通的工作狀態。當原副邊補償電流產生的磁場在中達到平衡時,即有如下等式:
N×IN=n×IM (3)
式中:IN為原邊電流;N為原邊線圈的匝數;IM為副邊補償電流;n為副邊線圈的匝數。
由上式看出,當已知傳感器原邊和副邊線圈匝
數時,通過副邊補償電流IM的大小,即可推算出原邊電流IN的值,從而實現了原邊電流的隔離測量。
下面說說電流傳感器使用的注意事項。
在工業應用領域,最流行的磁傳感器類型是電流傳感器,在許多測量50安培以下電流的應用中,比如住宅太陽能應用或小型UPS系統,使用簡單的resisve bar或分路(shunt)
1、為了得到較好的動態特性和靈敏度,必須注意原邊線圈和副邊線圈的耦合,要耦合得好,最好用單根導線且導線完全填滿霍爾傳感器模塊孔徑;
2、使用中當大的直流電流流過傳感器原邊線圈,且次級電路沒有接通電源|穩壓器或副邊開路,則其磁路被磁化,而產生剩磁,影響測量精度(故使用時要先接通電源和測量端M),發生這種情況時,要先進行退磁處理。其方法是次邊電路不加電源,而在原邊線圈中通過同樣等級大小的交流電流并逐漸減小其值;
3、在大多數場合,霍爾傳感器都具有很強的抗外磁場干擾能力,一般在距離模塊5-10cm之間存在一個兩倍于工作電流Ip的電流所產生的磁場干擾是可以忽略的,但當有更強的磁場干擾時,要采取適當的措施來解決。通常方法有:
① 調整模塊方向,使外磁場對模塊的影響最小;
② 在模塊上加罩一個抗磁場的金屬屏蔽罩;
③ 選用帶雙霍爾元件或多霍爾元件的模塊;
④ 測量的最佳精度是在額定值下得到的,當被測電流遠低于額定值時,要獲得最佳精度,原邊可使用多匝,即:IpNp=額定安匝數。另外,原邊饋線溫度不應超過80℃。
霍爾電流傳感器因其眾多優點,通過對大電流進行精確的檢測和控制,保證了變頻器產品安全可靠的運行,使變頻器在正常輸出的同時,能對異常狀況及時處理。提升了變頻器的可靠性,提高了變頻器的安全品質。所以霍爾電流傳感器在變頻器里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已成為變頻器行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