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2022-08-10
韋克威科技
重點國家及地區月球基地建設計劃
眾所周知,美國在探月領域發展最為先進,其在1969年就實現了載人登月任務——阿波羅計劃(Apollo program)。50年后,NASA又提出了“阿爾特彌斯”計劃(Artemis program),旨在將人類送上月球,并建立月球基地,進一步完成月球資源的開發與探索。
在“阿爾特彌斯”計劃中,NASA針對月球基地任務采用了3D打印技術。2022年7月15日,NASA宣布與美國太空工廠(AI Space Factory)合作完成該模塊任務。在該任務中,AI Space Factory將用3D打印技術創建一個名為LINA的基地,為宇航員和機器人提供生活和工作的場地。
這個月球基地將配套探測車車庫、電信設備、居住模塊以及一顆光伏樹等設施,旨在保護宇航員免受輻射、月球地震、極端熱變化以及隕石的影響。
LINA基地將由自主機器人建造,由三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75平方米,由一個90平方米的公共庭院隔開。LINA基地計劃位于月球南極建造,該地區太陽輻射是恒定的,附近有一個火山口,其內部陰涼的地方可以收集冰塊。
該基地的預期壽命至少為50年,并可防止太陽和宇宙輻射。此外,它將被覆蓋的月球風化層將防止微隕石、月球地震、輻射和極端熱場。第一個原型機正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制造,并模擬出月球環境進行測試,使溫度范圍控制在-170oC至70oC。AI Space Factor用于建造這個3D打印的月球基地的材料是由NASA的顆粒力學和風化層操作實驗室合成的,該材料在真空中通過了靜態擠壓測試。
NASA預計在2028年執行此項任務,他們希望這個項目可以整合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以建立常態化的月球基地,實現人類長時間在太空活動的可能,并為人類登錄火星做準備。
俄羅斯與中國在2021年制定了月球探索路線圖,其中分為三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為2021-2026年,主要負責偵查與探測;
第二階段為2026-2035年,主要進行測試與放置月球基地建造所需的元素;
第三階段為2036年后,主要進行月球基地的搭建任務。
其中,俄羅斯與中國計劃在月球表面建造五個結構:一個結構用于資源提取,其余的結構負責供電。該計劃還邀請沙特阿拉伯、泰國和歐空局等國際合作伙伴參與。但歐洲于2022年俄烏沖突后宣布退出此項計劃。
目前,第一階段的俄羅斯月球-25(Luna 25)探測器原計劃于2022年9月發射,但2022年7月19日報道稱,在近期測試過程中,該探測器的軟著陸裝置未能滿足要求導致發射日期延后,預計不早于2023年發射。
緊隨美俄兩國其后,歐空局也正在籌備其“月球村”(Moon Village)計劃。“月球村”旨在建造月球表面的第一個永久性人類住區。
“月球村”將分階段建造。首先需滿足宇航員的生活與居住;然后,為了支持探測與進一步建造,逐漸投入更多的基礎設施和設備。“月球村”預計選址在靠近月球南極的沙克爾頓隕石坑邊緣,該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并且接受日照穩定。
“月球村”的生活艙是充氣加壓的模塊,包含生活區、工作區、氣候控制區與生命支持系統。這些模塊會發生膨脹,創造額外的生活空間,高度在三到四層之間。每個都有外殼保護,可以承受高溫、子彈、灰塵和陽光。生活艙一旦在月球表面膨脹,它的初始內部體積就會增加一倍,且內部設有能使宇航員適應月球低重力的抓握桿與其他簡單的輔助工具。
隨著太空探索變得越來越普遍化,澳大利亞3D打印建筑公司Luyten最近也意圖參與月球基地建造,并將其稱為Meeka計劃。
Luyten創造了一種足夠輕巧的3D打印機,以滿足太空需求,因此可以以合理的成本將其送至月球,并用于使用月球材料建造月球基地。
Meeka計劃的核心是利用月球風化層制造建筑材料:一旦在月球降落后,一隊配備探地雷達的漫游車將分散在先前確定的潛在施工區域。一旦確認這些區域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挖掘機將從地表收集月球風化層并將其沉積在水庫中。之后,這些材料將按尺寸與成分進行分類,因為只有超細顆粒才適合制造建筑。分類完成后,將使用集中的微波進行燒結以便最后的打印工作。
為了測試該計劃,Luyten使用模擬月球風化層的材料完成了測試打印任務。這種硅酸鹽含量高的材料研制基于先前收集的月球風化層樣品。該測試是計劃成功的第一步,后續將進行更多測試,以繼續開發將材料綁定成可打印形式的新方法。
Meeka計劃使用了名為Platypus Galacticas的打印機,該可以折疊成一個3m×4m的小型輕巧有效載荷。它可以在月球上展開一次,使其結構尺寸擴展成9m×12m。該打印機設計緊湊,使用了輕質復合材料,使其成為太空運輸目的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