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核偵察機“不死鳳凰"飛臨臺海
就昨天,中美高層第4次會晤,中方態度強硬,震驚全球......
10月31日,中國王毅外長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羅馬會晤,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就臺灣問題王毅指出,臺灣問題是中美之間最敏感的問題,一旦處理失誤,將對中美關系造成顛覆性、全局性破壞。當前臺海局勢的癥結,就是因為臺灣當局屢屢試圖突破一中框架,而美方對“臺獨”勢力的縱容支持也難辭其咎。王毅要求美方奉行真正的一中政策,把一中政策真正落實到行動上,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布林肯則重申美方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布林肯的話,大家也只想“呵呵”了。有意思的是,就在和王毅會晤的同一天,美方又啪啪打臉了。
10月31日,根據臺灣島內媒體報道,解放軍軍機當天四度進入臺西南“空域”。值得一提的是,解放軍運-8反潛機當天還與美國軍機E-8C“聯合之星”指揮機,在臺灣南端的巴士海峽交錯,臺媒稱這是“空中交鋒”。據悉,美軍的E-8C“聯合之星”指揮機,用于專門監視地面的空中戰斗管理及指揮管制。
當天上午,E-8C“聯合之星”指揮機經臺灣南端的巴士海峽前往南海,與當時正在巴士海峽的運-8反潛機在空中交錯。報道稱,運-8反潛機當時的飛行高度為5000米。據臺防務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解放軍軍機今年累計進入臺“空域”185天,本月則是累計20天,一共188架次。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此前曾表示,中國軍隊在臺海戰備巡航完全正當合法。
就在當天,美國核偵察機也現身南海。美國軍艦和軍機在南海活動,已經十分常見,但是美軍現在的行動越來越頻繁,在南海活動的艦艇、軍機也越來越先進,包括核動力航母和核潛艇。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智庫10月31日發布消息稱,美國的核軍機也來到了南海。當天上午,美空軍一共有5架軍機在南海活動,其中就包括:1架E-8C空地監視機及美海軍2架P-8A反潛巡邏機、1架EP-3E電子偵察機,還有1架WC-135W核物質偵察機。WC-135W核物質偵察機在南海活動的次數極少,可以用“罕見”來形容,上一次來南海還是2020年1月。在臺海局勢十分敏感的時刻,美軍竟然將核偵察機也派到了南海,這樣只會導致地區局勢更加緊張。
據了解,WC-135W核偵察機綽號:不死鳳凰,主要任務是在空中收集核武器爆炸后的碎屑、漂塵等,以識別和鑒定他國進行核武器試驗情況。
這款偵察機由C135運輸機改裝而言,故而飛行性能不錯,最大航程12000公里,通常以0.7馬赫的速度巡航,這是美軍最主要的特種機改裝平臺,凡軍用編號中帶有“135”的飛機,比如:KC-135加油機,RC135偵察機,都是同門兄弟,此外,經美國軍方同意之后,C135還有一個衍生型號:波音707客機。只是后者名氣太大,以至于有人把兩者關系弄反了,以為波音707為C135的前身,今天該機也依然四處活動。往往哪里有核試驗,哪里就有WC-135的身影。該機專門高空中收集樣本,安裝專門收集大氣中放射性微粒子的特殊過濾器和采樣器,據說其檢測設備非常靈敏,可以發現極微性的放射性物資,從而讓美軍可以讓分析,識別、判斷某個國家的核武器研發能力。
WC-135W也被非正式地稱為“天氣鳥”或“嗅探者”。1965年服役于位于加利福尼亞州麥克萊倫空軍基地的第55氣象偵查中隊,分遣隊分布于全世界各地。巔峰時期總共有11架服役,目前尚有1架在役,雖說已服役超50年,但是美軍仍拒絕更新。主要是現在都是地下核試驗,讓放射性物資泄漏出來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該機往往會忙個半天,依然一無所獲。雖說越來越無用武之地,但是做為一個監測手段,美軍不打輕易放棄,反正任務量有限,也就無意更換,駕駛者可以父子相傳了!
說到美軍出動核偵察機,就不得不提拜登政府的核武器使用政策。根據媒體報道,拜登政府打算調整美國的核武器使用政策,打算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遭到了日本、澳大利亞、法國、英國、德國等盟友的反對,他們都在游說拜登不要做出這個決定,否則會破壞針對中俄的核威懾戰略。美軍這個時候將其派往南海,原因無外乎兩個:一是有可能之前的美軍核潛艇在南海撞擊發生了核泄漏,二是對我國核武器情報進行收集。
此次會晤王毅表示,最近一段時間,臺海局勢再次緊張,美方多次稱這是中國改變現狀所造成的。這完全不是事實,而是對國際社會的嚴重誤導。并強調,臺灣問題的真正現狀是,中國只有一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國家。當前臺海局勢的癥結,就是因為臺灣當局屢屢試圖突破一中框架,而美方對“臺獨”勢力的縱容支持也難辭其咎。我們要求美方奉行真正的一中政策,而不是假的一中政策;要求美方履行對中方所作的承諾,而不是背信棄義。
中國不想與美國發生任何沖突,但為了國家統一,也從來不怕美國的挑釁和威脅。臺灣是必須要回歸的,中國必須要統一,任何人都阻止不了。關于臺灣問題,外交部已經給出明確答復——不計代價。
來源:軍工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