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海上軍演厲兵秣馬,解放軍釋放重要信號
近段時間以來,奉行霸權主義的個別國家,對中國頻頻挑釁!無論是在釣魚島問題上,還是在“臺海”問題上,霸權主義國家企圖用咄咄逼人之勢,脅迫中方向其屈服。在此種情況下,解放軍展開了為期15天的海上軍演,并命令禁止其他船只駛入相關海域,針對此情況,在互聯網上有不少軍迷展開了猜測!有人認為是對美日等國挑釁的回擊,有人認為是對島內“分裂”分子的威懾,也有人認為此次演習只是我軍的一次例行性演習。
日前,大連海事局發布了航行警告,規定自十月三十一日起至十一月十四日下午四點,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在渤海海峽、黃海北部海域執行軍事任務,屆時任何無關船只都不得進入規定水域。
此消息一出,立馬引起了激烈討論,因為本次設置禁航區的時間相當長,足足有半個月之久。
此前即使是前幾天讓美國和日本惶惶不可終日的中俄海上聯合演習,也不過只進行了一周左右的時間,而這次解放軍直接設置了時長達半個月的臨時禁航區,自然會引起關注。
同時大連海事局這次還著重強調解放軍要在該海域執行軍事任務,這就更引起了廣大民眾的好奇心。目前互聯網上有一些人認為本次我軍在黃海、渤海海域執行的“軍事任務”可能是針對“臺獨”勢力的一場實彈軍演。
這種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近期美國頻繁炒作臺灣問題,布林肯更是直接提出鼓勵臺灣進入聯合國機制。而蔡英文當局更是一度想借助“過火言論”營造出與霸權主義勢力緊密合作的幻象,諸多的挑釁瞬間讓兩岸局勢驟然緊張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解放軍的確有必要針對“臺獨”勢力及其背后的美國進行一場軍事演習,來彰顯我國維護祖國統一的能力與決心。同時,根據我國的慣例,一般情況下舉辦實彈軍演時都會封鎖相關海域,因此有不少人相信解放軍正在渤海、黃海水域組織一場實彈軍演。
不過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此次軍事行動是我軍例行軍演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因為首先,按照慣例,我們在進行威懾“臺獨”分子及其靠山的演習時,通常會直接大方地公開我方正在組織演習,甚至還會公布演習的科目,而不是只簡單地對外表示執行“軍事任務”。
其次,我軍大多數針對臺灣的軍事演習主要都在東海海域或南海海域舉行,而本次設置禁航區的海域處于黃海北部和渤海海域,和臺灣省的直線距離有近一千公里,要說在這里進行針對臺獨勢力的演習,恐怕沒有太強的說服力。這些國內外的媒體更傾向于認為,此次我國在黃海北部與渤海海域舉行的軍事任務,很有可能是對某些新式裝備進行測試。
我們知道,美國軍隊在東海、南海活動頻繁,我國漁民每年都可以在這兩片海域打撈出大量的他國軍方投放的間諜設備。
而渤海是我國內海,黃海北部東岸的國家是朝鮮,對我國比較友好,因此這兩片水域的安全性較高,境外情報機構或軍方難以在這兩片水域投放間諜設備,在這兩片水域進行新式武器裝備的測試可以有效避免外國竊取相關機密數據。
至于解放軍測試的是什么機密武器,那就不得而知了。但很有可能是對我國海軍實力增長、加強我國對于領海控制力、防止他國繼續挑釁我國海疆安全擁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大型水面艦艇。
我們認為,未來幾年會是美國打壓中國、圍堵中國力度最大的時期,因為目前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美國的三分之二,根據此前包括美國媒體的預測,以及各大經濟學者的推論,中國的經濟總量很有可能在2030年左右超越美國。至于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封鎖,也會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松動乃至直接崩潰。一旦到了那一天,在美國人看來,美國就將徹底失去擊敗中國的機會。
雖說從理性的角度來看,中美和則共同興旺,戰則兩敗俱傷,但是部分美國政客鋌而走險,或者心存僥幸而挑動戰爭的可能性始終是存在的,而且這種可能性會隨著中美實力差距的縮小而與日俱增,因此我們必須壯大國防實力,做好最壞準備。
而對于國內來說,目前島內數典忘祖之輩頻頻執行錯誤路線,導致臺灣民眾的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提高,上世紀九十年代,臺灣省的GDP一度達到整個中國大陸GDP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而到了2020年,臺灣省的GDP只能在中國各省中排名第七。由于經濟長期停滯,臺灣當局為了維系所謂的“統治”,就有拿“臺獨”來做文章,從而轉移視線。在這種背景下,解放軍要進一步強化迅速消滅割據軍隊的能力,讓“臺獨”政客們有所忌憚。
來源:國科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