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2021-10-18
韋克威科技
中國測試軌道轟炸機,帶高超音速核彈頭?
怎么看都是科幻小說的場景,實際上卻是英國媒體《金融時報》的報道。該報道稱,今年8月,中國發射了一枚環繞地球飛行的、可攜帶核彈頭的高超音速乘波體軌道飛行器,有著遠超目前轟炸機的飛行速度,可環繞地球,從任何方向進入、攻擊目標,這令美國高度集中在一個方向上的國家導彈防御系統(National Missile Defence)失去了作用。簡而言之,這就是傳說中的軌道轟炸機,也被稱為軌道轟炸器或軌道轟炸系統。軌道轟炸機指的是處在次軌道狀態下航行的轟炸機,屬于天基武器的一種,在空間軌道運行,可攜帶核武器、天基動能武器、高能激光武器、光束武器等。由于其在太空運行,不受空氣阻力影響,可快速機動至目標上空進行遠距離直接打擊,且次軌道所處的高度基本超出所有常規防空導彈的打擊范圍,又不像衛星那樣有固定的軌道,因此傳統的軌道式反衛星武器很難對其發揮作用。軌道轟炸機被認為是未來戰略威懾的最佳手段之一,在兼具普通戰略轟炸機大航程、大載彈量的基礎上,還有生存能力優良、隱蔽性好、機動性好、打擊成功率高的優點。冷戰時期許多國家曾試圖研制軌道轟炸器,如前蘇聯試驗過“部分軌道轟炸機”。但相比普通彈道導彈,技術難度太大,且對戰略平衡的影響極大,容易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因此沒有獲得進一步發展。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投入巨資研究太空快速響應作戰系統和跨大氣層飛行器,最近幾年,也有媒體披露中國在研發相似的作戰系統。2011年,媒體報道中國“神龍”空天飛機試飛成功。“神龍”是航空某型號重大專項跨大氣層飛行器演示樣機,“神龍”試飛與美國“X-37B”返回地球在同月進行,西方媒體和軍事專家因此倍加關注。2013年9月,外國軍事論壇稱,中國的“遨天”1號飛船進行了一次飛行試驗,美國媒體猜測,“遨天”1號飛船可能與美國追夢者飛船十分類似,也證明中國是唯一能在跨大氣層飛行器領域追趕上美國的國家。到了今年,根據《金融時報》的最新報道,中國已經成功測試了高超音速軌道轟炸機。這一飛行器兼具了傳統彈道導彈的高速、轟炸機的靈活機動能力,它的試驗讓美國情報部門、導彈防御部隊措手不及。傳統的彈道導彈因為控制能力上的限制,一般按照相對固定的最短飛行路線飛向目標,而且機動能力非常有限,易于被發現或跟蹤,甚至遭遇攔截。因此,美國針對性的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亞兩地安排了國家導彈防御系統的發射陣地,從而可以面向中國、俄羅斯的方向,發射攔截導彈。當然,這一攔截系統因為攔截彈數量等限制,實際上并不能阻擋大量彈道導彈的來襲。現在,隨著可以環球飛行、利用空氣動力設計獲得額外升力和機動控制能力的中國高超音速乘波體軌道轟炸機的出現,美國的這一部署規劃立刻落空了——軌道轟炸機可以環球飛行,能從任何方向發起攻擊,例如繞過南半球、按美國導彈防御系統無法覆蓋的路線飛行,這立刻使得美國現有系統失去了實際意義。由于這一試驗打破了美國若干耗費巨資的國家安全防御規劃,它帶來了巨大的疑問:為什么美國經常低估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導致美國在軍事上開始落后于中國?不過,《金融時報》也指出,這一飛行器發射的武器最終偏離了目標約38公里。今年以來,美國對中國“不斷增強的核能力”屢次發出警告,尤其是在衛星圖像顯示中國正在建造200多個洲際導彈發射井之后,美軍將領已經多次表示無法在東亞沿海取得優勢。美國還嘗試將中國限制到軍控協議之中,但中國指出美國應當主動就自己的核武庫和軍事政策做出調整。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曾經暗示,中國方面正在研發一種新武器。他表示,中國取得了巨大進展,包括“全球打擊的可能性……這一打擊會來自于太空”。他拒絕提供細節,但暗示中國正在開發類似于蘇聯在冷戰期間部署的“軌道轟炸系統”的東西。還是這個肯德爾,剛上任就聲稱要使用超前技術“讓中國感到恐懼”,他稱美國空軍還在制訂一系列機密計劃,“但它們大部分不能向公眾透露”。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王偉在珠海航展期間正面回應了肯德爾:“中國空軍有能力、有信心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最近,有一位外國同行聲稱要讓中國空軍感到恐懼,那好吧,只要你不害怕,就讓我們到云端相見吧!”看得出,西方世界一邊叫囂恐嚇,一邊高呼中國威脅,已經陷入精分狀態,《金融時報》對中國軌道轟炸機的大肆渲染報道,有幾分屬實,著實讓人懷疑。
來源:軍工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