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8失去保形油箱,美航母進第一島鏈或被中國導彈鎖定
F18失去保形油箱,美航母進第一島鏈或被中國導彈鎖定
自從F-14雄貓重型截擊戰斗機退役后,F-18大黃蜂就統一了美國航母的甲板。但很難說這是一種進步,因為超級蟲的各種戰斗力都比不上大貓。
但自恃沒有對手的美國海軍光顧著想省錢了,結果沒有預料到中國??哲姷谋l式增長,甚至超過了前蘇聯和俄羅斯成為美國在海上的最大對手。亡羊補牢的美國海軍只能寄希望于F-18的縫縫補補,修修改改上。
為此F/A-18E/F 第3批次(Block III)的計劃提上日程。Block III的超級大黃蜂最大的一個特征就是會裝備類似F-16V的背負式保形油箱,力圖在不影響氣動的前提下提高超級大黃蜂的航程。
保形油箱最早就是由美國開發的,包括F-15E,以及后續F-16的多個型號都采用了保形油箱。
F-15E的保形油箱掛在進氣道外,F-16的保形油箱則背在背上。大多數情況下,保形油箱對氣動的影響不明顯,卻能顯著提高戰機的作戰航程。
根據《謝波德新聞》的報道,經過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和波音公司的試驗發現, Block III 批次規劃的保形油箱存在技術問題,其機構強度不足,拆卸和維護時間過長,根據評估不適合在海上進行部署。
這意味著F/A-18E/F Block III強調的首要能力就這么輕描淡寫的失敗了。
這一對保形油箱原來可以讓F/A-18E/F增加120海里(約222公里)的航程,這樣一來F/A-18E/F短腿的毛病依然存在。這可能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F/A-18E/F的初始設計確實不如F-16。
F/A-18E/F短腿的特征是骨子里的毛病,倒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以往由于對手缺乏遠程反艦能力,加之美國海空力量的絕對優勢,這個缺點倒也不算明顯。但現在西太的中國軍隊可不會這么想。
中國為了增強自己的區域拒止能力,發展了射程超遠的反艦彈道導彈。這意味著美國航母進入第一島鏈的范圍就可能會被中國彈道導彈鎖定。
為了保證航母的安全,美國航母可能只敢遠遠地躲在上千公里外。但超級大黃蜂過短的航程就沒辦法攻擊中國的目標了。
在發展保形油箱失敗后,美國海軍可能進入黔驢技窮的境地,目前只能發展和采購MQ-25A“黃貂魚”無人加油機來擴展超級大黃蜂的航程。
可是MQ-25A的數量不足,載油量也不能和有人加油機相比,可以說是妥妥的杯水車薪。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發展長航程高速度的第六代艦載戰斗機,但顯然已經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了。不光是F-18,F-35同樣是一個短腿。
也不知道何時,短腿成了美軍飛機的通病。相比較之下,中國裝備的蘇霍伊系列的戰斗機是有名的大長腿,以蘇-35為例,不掛副油箱的航程可達3500公里,作戰半徑超過1500公里。
F/A-18E/F急匆匆地飛向中國海域,發射完幾枚導彈又得急匆匆地往回跑,這仗還怎么打。
來源:未知名公眾號